“艺”路星光
揭秘“科创之星”李姗珊的创作之路

2025年02月22日 10:14
科研竞赛非坦途,百折不挠展锋芒
“艺”路同行心连心,乘风破浪铸辉煌
      在艺术与设计的殿堂中,每一位“科创之星”都以其独特的创新之光照亮着前行的道路他们将艺术灵感与科技创新完美融合,展现出令人赞叹的才华与成就。李姗珊便是其中的一位,让我们一同走进她的世界,了解她的故事,感受她的创新精神,汲取榜样力量,共同探索艺术与科技的无穷魅力。
星迹档案
——星光为笔,书写榜样的非凡经历
姓名:李姗珊
班级:2021级 工业设计 21班
职位:班级宣传委员
成绩:在校期间平均绩点为3.84/4.0,排名为专业第一
      大学期间一次性通过四六级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星轨寻迹
      ——榜样的自传,每段努力都是闪耀光芒的轨迹
      踏入大学校园就像开启了一场充满无限可能的奇幻冒险。开始时面对形形色色的竞赛,我既兴奋又有些不知所措。但我深知这些竞赛是提升自我、拓展人脉的契机。于是我鼓起勇气,投身到英语类竞赛中。备赛的过程着实不易,清晨,别人还在睡梦中,我已在校园的角落背诵单词、练习听力;夜晚,室友早已进入梦乡,我还在台灯下钻研语法、打磨写作。那些枯燥的积累,那些反复推敲的时刻,最终汇聚成了国家级奖项的荣耀。学习语言就像攀登高峰,每一步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但只要坚持,就能领略到山顶的无限风光。
      而工业设计专业的竞赛更充满了挑战与机遇。它不仅要求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考验着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了在设计类竞赛中脱颖而出,我阅读大量设计书籍,学习经典设计案例,不断拓宽自己的设计视野;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设计工作坊,与同学们头脑风暴,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在团队合作中,我们会因为理念不同而争论,但正是这些思想碰撞,激发出了创意的火花。我们从灵感构思到草图绘制、模型制作,再到修改完善,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大量心血。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我们收获了4项国家级奖项和23项省级奖项。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我们设计能力的高度认可,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强大力量和创新设计的无限魅力。
      在大学期间,我始终将学业放在首位。课堂上,我全神贯注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后,主动查阅资料,完成作业。通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我连续3年获得校一等奖学金并成功荣获国家奖学金。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学习成果的肯定,更是激励我不断追求卓越的动力。
      除了学习和竞赛,我还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担任社团干部,组织各类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也正是因为这些努力,我获得了省铁路局集团公司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
 
星梦心语
——榜样的人生感悟,星星闪烁间传递的智慧箴言。
      “我看到过很多个‘易如反掌’的人生视频,但我没办法把这个词用在科研竞赛上,背景调研、设计课题、草图绘制、三维建模、渲染、展板、动画,每一个看似简单的环节背后,都有无数双直视日出的血红眼睛,无数次的推倒重来,‘在人们无数次沉没里怎么还有条船不远万里’,祝每一个‘艺’家人能够乘风破浪,得偿所愿。”
 
星途辉煌
——成果列表,如星星的光芒,照亮努力的方向
在这些璀璨成就的背后,离不开“科创之星”本人夜以继日的努力奋进,也离不开学校搭建的舞台和老师们孜孜不倦的教导。

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汲取那份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精神力量。同时,也向所有默默托举“群星”的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愿更多的同学能够在这股力量的激励下,奋起直追,勇于探索未知的领域,携手前行,共筑“艺”路星光。

结语
在这些璀璨成就的背后,离不开“科创之星”本人夜以继日的努力奋进,也离不开学校搭建的舞台和老师们孜孜不倦的教导。
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汲取那份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精神力量。同时,也向所有默默托举“群星”的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愿更多的同学能够在这股力量的激励下,奋起直追,勇于探索未知的领域,携手前行,共筑“艺”路星光



撰稿:李姗珊 包蓉
排版:李娜
初审:邹雅琢
二审:王丹
终审:冯元林
发布:艺术设计学院新媒体中心